莫迪政府一纸关税令甩向华盛顿,特朗普的贸易大棒终于被反弹了?当地时间7月初,印度突然向WTO提交文件,宣布对7.25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剑指杏仁、苹果、汽车零部件等关键商品。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特朗普核心票仓——加州农场主和密歇根工人的命根子。印度这记耳光打得又准又狠,背后暗藏什么玄机?难道真如外媒所说,莫迪在贸易战中“偷师”中国?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了六年,这次终于砸到自己脚上。2018年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全球钢铝加税时,印度12亿美元的钢铁出口一夜蒸发。彼时欧盟、加拿大相继拿到豁免,唯独莫迪的妥协换来的竟是美国变本加厉——印度摩托车关税被提到50%,珠宝首饰税率飙至26%。今年4月新德里捧着“零关税互免”方案赴美谈判,美方却连钢铝关税的边角料都不肯松动。
莫迪这波反击可谓步步算计。征税清单里藏着两大杀招:加州杏仁占美国全球出口量的80%,特斯拉的印度订单去年暴涨400%。更绝的是时机选择——就在中美关税达成妥协后第三天出手。这摆明告诉华盛顿:你对中国能用“以战止战”,印度照样能照葫芦画瓢。
但新德里的野心远不止贸易逆差。俄乌冲突后印度狂买俄罗斯石油遭美制裁,转身就与莫斯科签下54亿美元S-400导弹订单;如今又顶着压力推进卢比跨境支付系统。这些动作拧成一股绳——既要挣脱美元枷锁,更要打破“美国棋手,印度棋子”的潜规则。毕竟在莫迪的“大国梦”蓝图上,今年GDP超德国跃居全球第四只是开始。
不过硬币总有另一面。印度24%的IT外包收入依赖美国市场,苹果生产线刚向东南亚转移。若美国报复性加征纺织药品关税,莫迪辛苦经营的“印度制造”可能遭遇雪崩。但比起经济账,政治赌注更致命——印度大选在即,8.3%的通胀率和45年新高的青年失业率,早让“莫迪经济学”光环褪色。此刻高举反美大旗,恰似走钢丝时玩火把,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全球贸易格局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速度扩张。欧盟去年对美数字服务税僵局未解,巴西阿根廷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大宗贸易。印度此举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印尼悄然将镍矿出口转向中国,越南暂停部分对美电子产品关税减免谈判。高盛报告显示,若7.25亿美元关税落地,美国中西部“铁锈地带”可能流失20万岗位,这对押注“蓝领选票”的特朗普堪称致命打击。
莫迪的冒险背后站着更深的时代逻辑。当美元武器化成为常态,当“国家安全”沦为贸易保护主义万能借口,新兴经济体正在觉醒:与其在旧秩序里忍气吞声,不如把桌子掀出裂缝。就像孟买智库“观察家基金会”专家说的:“当老虎总用尾巴抽打你,最好的办法是拔掉它几根毛。”
贸易战的回旋镖终于飞回白宫,但真正的输赢尚在未定之天。莫迪能否借这7.25亿美元撬动百年霸权,特朗普会否在选举年吞下保护主义苦果,答案都藏在未来十八个月的美印博弈里。唯一确定的是,当更多国家举起关税扳手,华盛顿精心维护的贸易秩序,终将露出它锈迹斑斑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