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与波兰的热身赛刚打完,比分牌定格在1比3时,场边记分员手里的数据表都快被捏皱了。龚翔宇只打了一局就砍下7分,而替补席上三位接应轮番上阵,加起来才拿到6分——这数学题算得教练组脑门直冒汗。
赵勇指导的战术板写满年轻人的名字,可实战效果活像新手司机开手动挡,换挡总卡在二传和一传的齿轮间。唐欣的扣球线路比导航还容易预测,范泊宁的进攻像被按了慢放键,杨舒茗上场时间短得观众都没看清球衣号码。波兰队那边倒是越打越欢,发现中国队的替补席像自助餐厅,随便哪个位置都能夹到软柿子。
接应位置的人才荒早不是新闻,这些年教练组试过的替补名单,比相亲节目换嘉宾还勤快。龚翔宇的替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接班人,明知道要培养,可候选人们连基本功都像在扎马步阶段。力量速度跟不上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场上判断力,三个姑娘防守时的站位,活像第一次玩老鹰捉小鸡。
波兰人这场球赢得眉开眼笑,下周总决赛要是再碰面,估计会像发现WiFi密码似的专攻中国队右翼。赵指导赛后说着锻炼新人的场面话,心里恐怕在盘算:要是正式比赛龚翔宇崴个脚,难道要让自由人改打接应?现在这批苗子就像半熟的青芒果,直接蘸辣椒面吃嫌涩口,等它自然熟又怕错过季节。
场边技术统计员悄悄画了张对比图:龚翔宇的扣球成功率是三个替补的总和,防守起球数抵得上她们仨的失误数。这差距大得连现场卖饮料的大妈都看出来,趁着局间休息给教练席多送了两瓶冰水降火。
培养新人这事就像煮广东老火汤,火候不到揭盖就是清汤寡水。可眼瞅着巴黎奥运会倒计时牌越翻越快,锅里的汤还飘着生肉腥气。排管中心领导看热身赛录像时,手里的保温杯转了十八个圈也没拧开——既不能骂孩子不争气,又没法怪厨子没本事。
场上有意思的细节是,每当替补接应扣球被拦,镜头扫到龚翔宇时,她总在替补席比划线路。这画面像极了老师傅看着徒弟把祖传秘方炒成黑暗料理,还得强忍着手痒不能亲自掌勺。三位姑娘赛后加练到场馆关灯,可有些东西不是靠熬夜就能速成的。
波兰队离开时哼着小曲,她们发现中国女排的命门比地图导航还清晰。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只要按住龚翔宇这个启动键,整台机器就卡成PPT。教练组手里的预案本写满ABCD方案,翻到关键页却都是铅笔写的草稿。
这场球输得不算冤,就是暴露的问题像复读机似的年年重播。要我说啊,找接应替补比找对象还难——既要两情相悦,还得门当户对。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