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荷兰官员公开说了句挺有意思的话:“不能只让美国对抗中国,欧洲也要有自己的立场。”你别小瞧这句话,这可是在中美科技大战最激烈的时候说出来的。要知道,荷兰手里握着全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这话一出口,背后的门道可就大了去了。
ASML成了香饽饽,荷兰人心里有点慌
说起荷兰,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风车、郁金香,但在科技圈里,荷兰有个宝贝疙瘩——ASML光刻机公司。这家公司厉害到什么程度?全世界最顶尖的EUV光刻机,就他们家能造。没有这玩意儿,你想造高端芯片?门都没有。
2023年到2024年这两年,美国人三天两头跑荷兰,施压人家别把高端设备卖给中国。荷兰人心里那个纠结啊,一边是老大哥美国的压力,一边是中国这个大客户的真金白银。你想想,换你你怎么办?
欧洲人的小心思:既要跟美国走,又不想完全被绑架
荷兰官员那句“不能只让美国扛压力”,听着像是要帮美国分担,实际上暴露了欧洲人的真实想法。说白了,就是:老子不想完全听你美国的,欧洲也要有话语权。
这事儿其实挺好理解的。你想啊,美国搞中美对抗,受伤的不光是中美两家,夹在中间的欧洲企业也跟着遭殃。ASML这样的公司,本来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现在被美国一搅和,生意受影响不说,还得承担政治风险。
围堵中国的这帮“兄弟”,各怀鬼胎
目前跟着美国一起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的国家,除了美国自己,还有荷兰、日本、德国、韩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一票。看起来阵容挺豪华,但实际上大家心思都不一样。
德国人最纠结,汽车工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但又不敢完全不听美国的。日本人比较听话,跟美国穿一条裤子,但心里也在盘算怎么保住自己的产业优势。韩国人最实用主义,既要防着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追上来,又舍不得中国这个大市场。
荷兰的算盘:技术换话语权
荷兰人精明着呢。他们手里握着ASML这张王牌,知道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离不开他们的技术。所以荷兰政府的态度就是:我可以配合你美国的政策,但不能让我白白牺牲,欧洲的声音也得听到。
2023年下半年开始,荷兰政府开始收紧对华光刻机出口审查,特别是那些最先进的EUV和DUV设备。不过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荷兰的限制政策比美国要求的“温和”一些,留了不少余地。
中国市场太香,完全脱钩不现实
虽然嘴上说要限制,但荷兰人心里清楚得很,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完全放弃不现实。不光是半导体,在新能源、农业、物流这些领域,中荷合作还是很密切的。
有个荷兰商界朋友跟我说过,他们公司一边配合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一边在琢磨怎么绕开限制继续跟中国做生意。“生意就是生意嘛,政治归政治,钱还是要赚的。”
欧洲的中间路线: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完全断了中国财路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这些事儿一出,欧洲人开始重新思考供应链安全问题。他们发现,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风险,包括美国。所以现在欧盟的想法就是:保持战略自主,不要完全被美国绑架。
这种心态在荷兰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一方面跟着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另一方面又在其他领域保持跟中国的合作。典型的“脚踩两只船”策略。
技术围堵效果有限,各国都在观望
坦白说,现在这种多国协调但立场不一的围堵策略,效果其实很有限。中国这些年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进步很快,完全靠封锁来阻止技术发展,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而且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美国想的是维持技术霸权,欧洲想的是保持产业优势和话语权,日韩想的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大家表面上一条心,实际上各怀鬼胎。
全球化时代,完全脱钩就是个笑话
现在全球产业链已经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要完全脱钩?基本不可能。就拿半导体产业来说,美国有设计优势,台湾有制造优势,荷兰有设备优势,日本有材料优势,中国有市场优势。少了任何一环,整个产业链都要受影响。
所以你会发现,这种“脱钩”和“再挂钩”会不断循环。今天说要限制,明天可能又要合作。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最终还是要回到经济利益上来。
欧洲的未来选择:平衡术会越来越难玩
往后看,欧洲这种“既要又要”的平衡术会越来越难玩。美国那边压力会越来越大,中国这边市场诱惑也不小。欧洲人得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两边不讨好。
特别是像荷兰这样手握关键技术的国家,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ASML的每一个出货决定,都可能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说到底,还是利益在起作用
看了这么多,你会发现一个道理:国际政治说到底还是利益博弈。荷兰官员那句“不能只让美国扛压力”,听起来很有大义凛然的味道,实际上就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发声。
欧洲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可以配合你美国的大战略,但不能让我白白牺牲。中国市场这么大,技术合作这么深,完全断掉对谁都没好处。
未来会怎么样?
我觉得,这种多方博弈的局面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美中欧三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平衡点。技术围堵会继续,但不会是全面的;合作也会继续,但会更加谨慎。
对普通人来说,这种大国博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科技产品的价格和供应。说不定哪天你想买个新手机,发现芯片涨价了,背后可能就跟这些国际政治博弈有关系。
你觉得欧洲这种“骑墙”策略能持续多久?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像荷兰这样的中等强国最终会选择哪一边?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