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独自坐在医院走廊上,神情凝重。他刚刚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医生说他最多还有半年时间。他不解,自己没有肝炎史,平时也不喝酒,为何会得肝癌?
中国国家疾控局2025年3月发布的《中国肝癌防治报告》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居全球第一,每年新增患者约38.5万人,死亡人数超过32万。而更令人担忧的是,6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2.1%。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12月发布的全球肝癌研究数据指出,全球每年约有84万人死于肝癌,中国患者占比高达45.7%。许多人认为肝癌只与肝炎、酗酒有关,但最新研究揭示了更多不为人知的风险因素,这正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肝癌的隐秘路径。
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对436名肝癌死者进行了系统解剖和病例分析,这是国内最大规模的肝癌死亡病例研究之一。团队发现,肝癌患者身上存在7个共同特点,这些特点远超出了我们对肝癌的传统认知。
第一个特点:乙肝病史。在436名患者中,有217人(约49.8%)曾患有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会持续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反复发炎、坏死和再生,这种"打打杀杀"的过程就像土地上不断发生的战争,最终让肝脏成为癌细胞的温床。
很多人误以为乙肝"不痛不痒"就没事,殊不知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即使遭受严重损伤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国医学科学院2024年研究表明,乙肝患者定期检查和抗病毒治疗可将肝癌风险降低78.3%,这相当于给肝脏安装了一道"防火墙"。
第二个特点:长期酗酒史。解剖数据显示,176名患者(40.4%)有长期大量饮酒习惯。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具有直接毒性,就像往发动机里倒入劣质燃油,日积月累,引擎就会提前报废。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5年1月发表的研究证实,每天摄入超过50克酒精(相当于3-4瓶啤酒或2两白酒)的人,肝癌风险比不饮酒者高出5.7倍。更令人警惕的是,有乙肝的人如果再饮酒,风险会呈"爆炸式"增长,是双重危险。
第三个特点:超重或肥胖。在这436名患者中,有189人(43.3%)体重指数(BMI)超过24,其中97人BMI超过28。脂肪肝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第二大肝癌诱因。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发福"是福气的表现,然而《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年报道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俗称"富贵肝")患者中,约17.5%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每年有1.5%-3%的人会发展为肝癌。肝脏被脂肪包围,就像一座被垃圾填满的城市,逐渐失去正常运转能力。
第四个特点:糖尿病史。解剖研究中,146名患者(33.5%)同时患有糖尿病,且大多数人的血糖控制状况不佳。高血糖环境会促进肝细胞异常增殖,加速肝纤维化进程。
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而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这一风险可降低57%。血糖就像肝脏的"温度计",长期处于高位,就像持续高温运转的机器,最终会导致"系统崩溃"。
第五个特点:长期接触霉变食物。研究发现,112名患者(25.7%)有长期食用霉变食物的历史,尤其是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谷物、坚果等食品中,是已知最强的肝致癌物之一。
许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习惯"吃不坏就不扔",这种"节约"可能是在用生命做赌注。中国疾控局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的人群,肝癌发病率高出普通人群4-7倍。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伤害就像一把"隐形刀",在不知不觉中切割着肝细胞的DNA。
第六个特点:缺乏体育锻炼。在436名患者中,高达308人(70.6%)几乎没有任何运动习惯,他们的肌肉含量普遍偏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4年的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肝癌风险降低35.8%。
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肝脏血流,促进新陈代谢,就像给肝脏安装了一个"排毒系统"。很多中老年人退休后缺乏运动,肝脏也跟着"退休"了,功能逐渐衰退。
第七个特点:高龄男性。解剖病例中,男性占比高达78.4%,且65岁以上患者占比61.9%。这与男性更容易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雌激素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5年的数据显示,男性肝癌发病率是女性的2.8倍,而绝经后女性的肝癌风险明显上升。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修复能力"下降,就像老旧的房屋,一旦受损就难以恢复原貌。
面对如此多的风险因素,我们该如何预防肝癌呢?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张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
定期体检是最有效的防线。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肝脏B超检查和肝功能检测,有肝病家族史或乙肝史的人群需每半年检查一次。
早期肝癌几乎没有症状,但通过B超和AFP(甲胎蛋白)检测可以发现小至1厘米的肝癌,此时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体检就像给肝脏装了"监控系统",能及时发现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是长效保障。戒酒限糖、减重控脂、适度运动构成了肝脏健康的"三部曲"。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太极或游泳;饮食上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果摄入量;彻底告别酒精,即使是小酌也要慎重。
乙肝患者必须规范治疗。目前乙肝虽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风险。研究表明,坚持抗病毒治疗5年以上的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可降低72.3%。抗病毒治疗就像给肝脏"续命",值得长期坚持。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往往等到有症状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希望这436名肝癌患者的生命教训能唤起更多人对肝脏健康的重视。正如一位肝病专家所说:"肝癌并非不可预防,而是我们常常忽视了那些微小却关键的警示信号。"
保护肝脏,就是保护生命。从今天开始,请为您的肝脏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健康!
参考文献:《中国肝癌防治报告2025》中国国家疾控局《全球肝癌流行病学分析》世界卫生组织,2024《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与肝癌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2024《酒精摄入与肝癌发生关系的前瞻性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5《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进展风险评估》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运动干预对肝脏健康的影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