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24小时内连下三道“挑战书”,逼中国行动! 双航母掉头返航释放什么信号?
6月24日,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向议会提交一份对华政策审计报告,宣称中国在英“间谍活动加剧”,并将英国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威胁”。
同日,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高调停靠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宣布将参与美澳主导的19国“护身军刀”联合军演,剑指南海。
小时后,拉米在国会扬言:英国军舰将在台海和南海“常态化自由航行”,并辩称“斯佩”号巡逻舰6月18日过航台海是“合法行动”。 24小时内,英国以经济污名、军事部署、主权挑衅三连击,向中国发出赤裸裸的挑战书。
第一道挑战书:经济讹诈背后的战略焦虑
拉米在6月24日发布的《对华政策评估》中,一面承认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一面指控中国“渗透英国民主机构”“破坏经济安全”,甚至宣称南海行动“破坏稳定”。 这种自相矛盾的叙事,暴露了英国脱欧后的困境:2024年英国GDP增速仅1.1%,制造业空心化加剧,却将国内矛盾转嫁中国。
英国智库学者克里·布朗指出:“对华贸易占英国外贸总额8.5%,但政客们既想赚中国的钱,又迎合美国‘亚太战略’的遏华需求。 ”这种“既要又要”的投机心理,成为英国对华政策的核心逻辑。
第二道挑战书:航母挺进亚太的殖民思维复辟
6月23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抵达新加坡,英国国防部宣称其将开展为期8个月的“高桅行动”,联合澳大利亚、印度等19国在亚太军演。
这艘搭载24架F-35B战机的航母,自2021年后首次重返亚洲,意图复制四年前“伊丽莎白女王”号威慑中国的戏码。 更挑衅的是,英国防部同步宣布:7月13日将参与美军主导的“护身军刀”演习,3.5万兵力集结亚太,创下史上最大规模。
军事专家指出,英国试图以“全球英国”口号掩饰国力衰退——其海军总吨位不及中国三成,“威尔士亲王”号战力仅山东舰一半(48架舰载机vs24架)。
第三道挑战书:台海挑衅中的“炮舰外交”遗毒
6月18日,英国“斯佩”号巡逻舰悍然穿越台湾海峡。 这艘排水量仅2000吨的舰艇(不及中国海警船一半),在东部战区6艘军舰、74架战机全程押送下狼狈离场。 但拉米却在国会颠倒黑白,称此为“合法航行”,并预告南海将成下一目标。
更讽刺的是,支持该行动的议员施蒙德,正是曾窜访台湾的“台独”支持者。 英国以2000吨老旧巡逻舰挑衅中国,宛如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重演——当时英舰强闯长江遭解放军炮击搁浅,最终挂白旗求饶。
中国的反制:双航母掉头,红线寸步不让
面对英国三连挑衅,中国海军6月23日果断行动:山东舰穿越巴林塘海峡返航南海,辽宁舰同步驶入东海,形成“南北锁链”防御态势。 当“斯佩”号闯台海时,东部战区以052D驱逐舰贴身800米拦截,雷达锁定全程公开,迫使英舰放弃原定演训计划。
军事分析指出,中国双航母部署并非被动防御——山东舰此前已在西太平洋完成舰载机起降、实弹反导等40项实战化科目,辽宁舰则携055大驱构建反介入体系。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报告承认:“解放军在台海已形成‘拒止威慑’,任何外舰挑衅都将付出代价。 ”
英国的两面性:合作晚宴与匕首
工党政府上台初期曾释放善意:2024年11月,首相斯塔默在G20峰会与习近平会晤;2025年1月,财相里夫斯率商团访华重启经济财金对话;2月王毅访英达成6项合作共识。 但短短数月,英国转向“经济靠中国、安全跟美国”的撕裂策略。
#图文打卡计划#上海外国语研究院李冠杰指出:“英国审计报告将中英关系困局归咎中方,实则为迎合国内反华议员及美国压力。 ”这种短视行为已遭反噬——中国暂停中英能源对话筹备,对英投资缩减30%。
历史的镜子:紫石英号的宿命
1949年4月,英国“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警告强闯长江,遭解放军炮击搁浅。 英军随后调集“伦敦”号重巡洋舰等增援,却被解放军岸防炮重创司令塔,最终挂床单逃亡。
76年后,“斯佩”号在台海重演“炮舰外交”,结局同样狼狈——中国海军从长江岸防炮升级为双航母战斗群,而英国却从全球海军退化为美国跟班。 英国学者在《卫报》警告:“挑衅中国只会加速‘日不落帝国’神话的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