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朝雪录》的大结局给了我们许多惊喜。从头看到尾的人可能都会发现一处可爱的细节。
一切都是为了母亲?!
伪帝严涵从小养在宫外,没有父母疼爱,咱们都知道。
知道身世的那一刻,他踏上了一条漫长的路。
第一步,他离开待了十多年的家,从军一步步打拼。那段时间他是咬着牙扛过来的,才慢慢累积了军功,获得傅家的赏识。
第二步,成为傅家女婿后,他怂恿傅家造反,将太子骗至前线,从而一石二鸟。
要知道,严涵要达成目的,他妻子所在的傅家,就是必须牺牲的炮灰。
只有那样,他取代双胞胎哥哥坐上帝位后,傅家才不至于成为众多知情人中最大的隐患。
那么问题来了,包括上位后的励精图治,严涵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当然不是为了权力。
一方面,他想靠自己,向不公的命运宣战。
另一方面,他想回到母亲身边,向她证明自己不必哥哥差。
无独有偶,《朝雪录》大结局中十几年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燕泽,也是为了母亲。
倒下的前一刻,他还用最后一口气质问伪帝严涵,为什么要杀了他的母亲。
显然,这又是一个为了母亲而战斗的人。
除此之外,《朝雪录》的大结局,也充满了女性的众生相。
在这里面,我看到了几个可怜的女人。
第一个是义王妃。或者应该称她为严夫人。
而这位严夫人其实姓傅,大家知道吧。
初初结为夫妻时,严涵送给过严夫人一个木簪,上面是他亲手刻的“白首”二字。
然,这两个字成了她一生最大的讽刺。
傅家人被她这位丈夫送上断头台后,确切知晓真相的人只剩下她一个。以严涵的狠辣,以及对人的不信任,他能留下严夫人的性命,多少有些真情,抑或是愧疚。
最初大概很多人都没想到,严夫人将木簪交给秦菀,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应该是她给自己打的一个“赌”。
首先,要她亲自揭开真相,肯定不落忍。
这种情况下,她选择将木簪这个重要证物、信物,交给燕迟和秦菀,而非亲儿子燕离,已经代表她的态度。
然后就说到第二点,严夫人应该也是觉得,一切到时候了。
过去十多年,她一直很好地保管着这根木簪。未有一刻假手于人,恰是她知晓其重要性。
一如燕迟的父亲,他如此精心保管的手写信,绝不只是为了这珍贵的君臣情。
相比燕迟父亲临终前遭遇的身体折磨,严夫人尚可自主选择。只是,严夫人精神心理上遭遇的创伤,《朝雪录》中几乎无人能及。
和她有着同样悲情色彩的,另一个是瑾妃。
她应该是真心爱上了伪帝,所以才会在发现证据后,傻兮兮地把证据拿到伪帝面前,毫无防备地要一个解释。
相比早已冷落的赵皇后,和树大中空的贵妃,毕竟她和伪帝有一个儿子,还有那么多年亲密的时光。
即便有些事实摆在眼前,瑾妃也没想过,伪帝会对她痛下杀手。
至此,此生真心爱过伪帝严涵的两个女人,宣布下线。
不知《朝雪录》严涵最后咽气那刻,他是否会感叹,曾经有两份那么真挚的爱情摆在面前,却被自己亲手推开,破坏。
午夜梦回时,他是否有一丝一毫的感怀。
相比之下,赵皇后算是《朝雪录》中比较幸福的女子。
因为,通过秦菀和燕迟我们知道,真皇帝尚在太子时期,就和赵皇后十分恩爱。贵妃虽然与其同一天进门,却更多是为了平衡权势。
这一点,看燕麒后来和冯家的关系就知道了。
因此,与伪帝严涵的抗争,赵皇后算是为爱而战,贵妃纯粹是为了自己。
就像得知亲儿子亡讯后她说的一句话。
儿子已经没了,难道还要我这个亲娘陪葬?
言外之意,她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好好地活着。而非如赵皇后那般疯狂,失去丈夫,失去儿子后,但凡为了复仇,一切在所不惜。
在这几个女性角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深情,热烈,纯粹和坚守,也目睹了她们的克制,隐忍,失望和求全。
这些同样映射在当代女性身上的特质,不知哪些是你所期待的?
-完-
看剧看人生,品戏品人情。喜欢请关注,将与你分享更多有趣的剧情与人生。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和分享,写出你的态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剧仲人
#朝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