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养老金的缴纳标准主要看两个方面: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2025年起,全国统一规定,企业单位缴纳比例为16%,个人缴纳比例为8%,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20%,基数一般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浮动,具体金额因地而异。
01|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养老金缴纳标准?
很多人一提养老金,脑子里就只有模糊的“退休以后能领钱”,但怎么缴、缴多少、缴的合理不合理,却没几个人搞明白。尤其对于打工人、灵活就业者、个体户来说,这笔钱可是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活质量的“长线投资”。
不懂缴费规则的人,轻则多交冤枉钱,重则退休金差几千块每月。所以今天就来认真唠一唠:2025年养老金缴纳的标准到底是咋样的?
02|一张表看懂缴费比例,三类人群对号入座
2025年,国家正式推行更为统一的缴费标准。来看一张清晰的表格:
你会发现,对于大部分公司员工,单位承担了大头,而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网约车司机这些灵活就业群体,就得自己全额承担,确实压力不小。
03|缴费基数怎么定?广州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缴纳比例是定死的,但“基数”却是你能控制的部分。简单说:你选的基数越高,缴的越多,将来领的也越多;选得低,交的少,退休金也少。
国家规定的基数区间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到300%。来看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广州市的数据: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广州的一位个体户,2025年选择按最低基数缴费:
缴费比例为20%;每月要交:5500 × 20% = 1100元;一年就是:1100 × 12 = 13200元。
而如果你选择最高基数:
每月要交:27501 × 20% = 5500.2元;一年下来就是66002.4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将来退休后,养老金每月的差距,也可能上千元甚至更多。
04|“我工资才4000,能按最低基数交吗?”
不少人问:工资低于最低基数怎么办?
答案是——可以,但需要补差额。比如你月收入只有4000,但广州最低基数是5500,那你就得按5500来交,不存在“实际工资低就交少”的情况。
国家这样规定,是为了保障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同时鼓励大家多缴、多得。
05|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者,未来领的钱会差多少?
假设两个同龄人,一个是企业职工、一个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每年都以最低基数缴纳,连续缴费30年。
企业职工缴的多一截,主要是因为单位替你多出了那部分。所以将来退休金普遍也会高一些。
06|看似复杂,其实缴多少你自己能算
教你一个简单公式:
月缴金额 = 缴费基数 × 缴费比例
举例:
公司职工,月薪8000,按实际工资作为基数:单位缴:8000 × 16% = 1280元个人缴:8000 × 8% = 640元灵活就业人员,选5500为基数:个人缴:5500 × 20% = 1100元
是不是一目了然?
07|不同城市的缴费基数都一样吗?当然不是!
每个城市的社平工资不一样,缴费上下限自然不同。
所以你在哪个城市工作,就按哪个城市的标准走,不存在统一的“全国最低基数”。
08|灵活就业人员的困境:缴得多,压力也大
很多灵活就业者表示,每年上万元的养老缴费实在吃不消,尤其是收入不稳定的时候。
但也要认识到,不缴或断缴的代价更大:
累计缴费不足15年,不能按月领养老金;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密切挂钩,断缴年限直接影响退休金金额;有些地方限制落户、买房、子女入学等都与社保挂钩。
所以说,能交还是尽量坚持交——哪怕按最低基数,能不断交就很重要。
09|结语:养老金是责任,也是未来的底气
很多人年轻时不把养老当回事,等到老了才发现,靠子女、靠存款都不是长远之计。
养老金,是我们对“未来自己”的承诺。你现在交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以后铺路。
所以,别再糊涂过日子了,早点弄明白缴费比例和基数,自己算一算、规划一下,未来才能踏实又有底气。
——为“以后的你”,现在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