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燃油车维修费大涨,2025年暴涨50%,二手车商坦言:赔钱货别留!

点击次数:199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09 13:16:22
最近,关于咱们老百姓手里的燃油车,各种说法是越来越多了,听得人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 很多人都在琢磨一个事儿:开了好几年的油车,现在到底是个什么行情? 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样,以后修车会贵得离谱,卖车又卖不上价,成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最近,关于咱们老百姓手里的燃油车,各种说法是越来越多了,听得人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

很多人都在琢磨一个事儿:开了好几年的油车,现在到底是个什么行情?

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样,以后修车会贵得离谱,卖车又卖不上价,成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这个话题确实戳中了很多家庭的痛点,毕竟汽车对咱普通人来说是个大件儿。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用大白话,踏踏实实地聊一聊,燃油车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变化,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得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说起,那就是修车保养。

以前我们总觉得,燃油车最大的好处就是技术成熟,随便找个路边的修理铺,老师傅听听声音、看看尾气,就能把毛病猜个八九不离十,换个零件也花不了多少钱。

可现在,情况正在悄悄地起变化。

不知道您有没有留意,现在很多大的4S店里,留给燃油车的维修工位好像没那么多了,反倒是新能源车的专用工位越来越多。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在于技术的更新换代。

一位在北京经营修车厂多年的老板就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学新能源车的“三电”技术,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因为那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学出来工资高、机会多。

而传统燃油发动机,结构复杂精密,学起来周期长,还被看作是“夕阳技术”,愿意钻研的年轻人自然就少了。

老师傅们经验再丰富,也总有退休的一天。

当专业的维修技师成了稀缺资源,那人工费上涨也就是必然的了。

文章里提到换个火花塞的手工费就要三百八,这个价格听起来确实让人咋舌,但它反映出的,正是这种供需关系失衡的趋势。

比人工更麻烦的,是零配件的供应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飞速增长,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资源都在向它倾斜。

那些为燃油车生产零配件的厂家,看到市场在萎缩,自然会减少生产线,甚至直接转型。

有行业数据显示,就在2024年,燃油车零配件的供应链规模就出现了超过三成的缩减。

这对我们普通车主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的车如果稍微老一点,或者保有量不大,那么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就可能出现全国性缺货。

就像那位郑州车主的经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传感器坏了,跑遍了国内市场都找不到,最后只能通过复杂的渠道,花高价从德国订货,光是等待就耗费了三个星期。

这期间,车就只能趴在车库里动弹不得。

这种体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维修了,更像是一场耗费时间和金钱的“寻宝游戏”,让很多燃油车主感到身心俱疲。

如果说修车难、修车贵还只是未来的隐忧,那么二手车市场的价格滑坡,则是已经摆在眼前、让无数车主肉疼的现实。

过去,汽车作为一种资产,保值率是大家买车时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

可现在,燃油车的保值神话正在被打破,尤其是那些排量大、油耗高的车型,更是成了二手车商眼中的“烫手山芋”。

一位在上海做二手车生意多年的老板说得很直白,五年前花二十万买的合资品牌SUV,现在能卖到十万块钱,就已经算是运气相当不错了。

至于那些排放标准比较老的国五车型,因为面临着未来可能出现的限行政策,很多车商甚至直接拒收,因为收回来就可能砸在自己手里,风险太大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清晰,是市场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电池续航越来越长,充电设施也越来越普及,更重要的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保值率正在稳步提升,有的热门车型甚至出现了逆势上涨的现象。

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就会用脚投票。

另一边,是各地日益明朗的环保政策。

海南省已经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岛禁售燃油车,这就像一个信号弹,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大方向。

虽然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但对老旧燃油车的使用限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种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车商为了规避风险,只能不断压低收购价格,最终这些成本和压力,都转移到了我们卖车的普通人身上。

当然,话又说回来,燃-油车是不是就真的一无是处,马上就要被淘汰了呢?

那也未必。

在当前这个阶段,它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或者生活在山区、充电设施不那么完善地区的朋友来说,燃油车那种“一箱油跑天下”的便利性和无续航焦虑的底气,依然是纯电动车暂时无法比拟的。

也正因为如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折中方案”,那就是以比亚迪DM-i技术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这种车,可以说是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于一身。

在市区通勤,你可以把它当作纯电车来开,用电成本极低,一公里也就一毛钱左右;而出远门的时候,它又能像传统燃油车一样加油,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灵活性,完美契合了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用车需求,因此在二手车市场上也表现得相当坚挺,保值率相对较高。

归根结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燃油车的种种困境,并非是它本身的产品力出了问题,而是整个时代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背后,是中国在汽车产业上决心要“换道超车”的宏大战略。

当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当充电桩已经铺设到了县城和乡镇,当动力电池的成本在过去五年里降低了近一半,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这股潮流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

连大众、丰田这些曾经的燃油车巨头,都纷纷公布了自己停产纯燃油车的时间表,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或许再过几年,纯燃油车会像现在我们看待胶卷相机、机械手表一样,成为一种带有情怀和机械美感的“收藏品”,依然会有一部分爱好者愿意为它的独特魅力买单。

但对于绝大多数以代步为主要需求的普通家庭来说,选择更经济、更环保、更智能的出行方式,将是大势所趋。

所以,对于现在还开着燃油车的我们来说,或许不必过度恐慌,但确实需要对未来的变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是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置换一台混动或纯电车型,还是继续坚守,并坦然接受未来可能更高的使用和维修成本,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每个家庭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