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希特勒气到想拔牙!二战最牛钉子户,把英德两国耍得团团转

点击次数:126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04 13:20:47
希特勒气到想拔牙!二战最牛钉子户,把英德两国耍得团团转 1940年10月,法国边境小站昂代,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火车蒸汽和紧张混合的味道。阿道夫·希特勒,这位刚刚把欧洲踩在脚下的征服者,正对着眼前一个矮个子西班牙人,强压着自己的火气。 整个欧洲

希特勒气到想拔牙!二战最牛钉子户,把英德两国耍得团团转

1940年10月,法国边境小站昂代,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火车蒸汽和紧张混合的味道。阿道夫·希特勒,这位刚刚把欧洲踩在脚下的征服者,正对着眼前一个矮个子西班牙人,强压着自己的火气。

整个欧洲大陆,除了几个中立国,几乎都已插上了万字旗。法国投降,英国人被赶回了岛上,隔着海峡瑟瑟发抖。在希特勒的宏大棋盘上,只差这最后一步:把西班牙拉进轴心国,德军就能像潮水一样涌过比利牛斯山,掐住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罗陀。

只要拿下那个小小的半岛,地中海就会变成德国和意大利的澡盆,英国通往东方的生命线将被一刀两断。可眼前这位西班牙大元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就是不松口,说话云山雾罩,滑得像条沾了油的鳗鱼。

想看懂佛朗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得先把时间倒回一年多前。1939年,西班牙内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那场打了快三年的“自家兄弟打自家兄弟”的烂仗,给西班牙留下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五十多万人丢了性命,几十万人背井离乡,工厂一半成了废铁,田地里长不出庄稼,国家经济直接倒退回了爷爷辈的水平。佛朗哥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千疮百孔、饿殍遍地的国家。他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还没坐稳,国内到处是等着吃饭的嘴和藏在暗处的反对派,哪来的胆子和本钱,跟着希特勒去打一场吞噬世界的战争?

更要命的是,佛朗哥和希特勒,骨子里就不是一种人。内战时,希特勒派来的“秃鹰军团”确实帮了他大忙,可那是一笔冷冰冰的政治交易,跟兄弟情义半点不沾。

希特勒信奉的是种族主义的纳粹狂想,要的是颠覆世界。佛朗哥呢?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旧派军人,一个传统的西班牙天主教徒和民族主义者。他的梦想是恢复往日西班牙帝国的荣光,维护教会的权威,说白了,他是个保守派,要的是一个稳定听话的西班牙,而不是跟着疯子去赌场里押上全部身家。

于是在昂代火车站那场长达九个小时的“世纪扯皮”中,佛朗哥慢条斯理地开出了一份让希特勒差点当场翻脸的“参战礼单”。

他要德国提供山一样多的粮食、油罐车都装不完的燃油、还有最新式的武器装备。这还不够,他还狮子大开口,点名要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摩洛哥。

这份单子,简直就是明着告诉希特勒:“我不想玩”。希特勒后来私下里跟墨索里尼大发牢骚,说:“我宁愿从自己嘴里拔掉三四颗牙,也不想再跟这个家伙谈一次!”他心里门儿清,佛朗哥压根就没诚意,纯粹是在拖时间。

希特勒这边气得跳脚,另一头的丘吉尔可没闲着。英国人比谁都清楚直布罗陀丢不起,他们悄悄地给佛朗哥递条子,许诺只要西班牙保持中立,英国不仅给贷款,还给粮食,并且保证西班牙在海外的那些小利益不受影响。

佛朗哥就这么巧妙地把自己变成了天平的支点。他像个精明的军火贩子,在两大阵营之间来回叫卖自己的“中立”。从德国那边,他拿到了政治上的承认和一些零敲碎打的军备;从英国这边,他拿到了能让国民吃饱饭的真金白银。

当然,光耍嘴皮子不行,姿态得到位。1941年,德军闪击苏联,打得势如破竹。佛朗哥为了安抚希特勒,又不想正式把国家拖下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下令组建了一支由西班牙狂热反共分子组成的“蓝色师”,总共一万八千人。这些人穿上德国军服,被送到冰天雪地的苏联东线去“志愿”作战。这么一来,既向希特勒表明了自己“反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又把西班牙这个国家摘得干干净净。这支小部队,成了他在外交棋盘上最灵活的一枚棋子。

这场战争中,西班牙还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世界情报中心。首都马德里鱼龙混杂,盟国和轴心国的间谍摩肩接踵,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暗战。著名的英国“肉馅行动”就是典型,盟军用一具携带假情报的尸体,成功误导了德军对西西里登陆的判断,而西班牙,正是这个关键情报的传递站。

佛朗哥对这些心知肚明,他允许双方在他的地盘上斗法,自己则冷眼旁观,谁也不得罪,谁的好处都想沾点。

佛朗哥的政治嗅觉比猎犬还灵敏。1943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撞得头破血流,美英联军在北非登陆成功,明眼人都看得出,轴心国的好日子到头了。

这位西班牙的掌舵人几乎没任何犹豫,立刻调转船头。他迅速把西班牙的身份从偏向轴心国的“非交战国”,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重新宣布为“严格中立国”,并且麻利地把“蓝色师”从苏联前线撤了回来。动作之快,让柏林的德国外交部都目瞪口呆。

他还巧妙地利用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玩弄平衡术。西班牙是钨矿的重要产地,这玩意是制造坦克穿甲弹的核心材料。佛朗告一边卖钨矿给德国,一边又在盟国的压力下,时不时地搞点“出口管制”,减少供应量。他把一船船的矿石当成外交筹码,在柏林和伦敦之间反复横跳,把双方都拿捏得死死的。

战争快结束时,佛朗哥又一次上演了华丽转身。他敏锐地嗅到了战后世界的新气味——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要来了。

他果断地抛弃了所有与法西斯的暧昧,把自己包装成欧洲“反击共产主义的坚定前哨”。他大力宣传西班牙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的天然亲近。这步棋走得实在太高明了。

靠着这张“反苏斗士”的新名片,加上西班牙在地中海无与伦比的战略位置,他最终硬是让美国人捏着鼻子认了。尽管他手上沾着内战的血,统治手段也相当铁腕,但美国为了在欧洲多一个反苏的棋子,还是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纵观整个二战,当世界被烧成一片焦土时,西班牙却在佛朗哥的操纵下,像个冷静得近乎冷酷的旁观者,躲过了灭顶之灾。他用一种狡猾到极致的实用主义,为这个国家争取到了最宝贵的和平。

佛朗哥无疑是二战中最精明的“局外人”。他没有让西班牙卷入战火,这份功劳无可否认。但他带给西班牙的,同样是长达数十年的高压独裁。他究竟是拯救了国家的功臣,还是压迫人民的罪人?这道题,恐怕今天的西班牙人,也难以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