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疫苗接种这件大事上,曾经那种全国上下一条心的日子,眼看着就要彻底过去了。一场深不见底的公共卫生危机,正悄悄地浮出水面。究其根源,无非是联邦公共卫生机构内部闹得鸡飞狗跳,各州现在都想自己说了算,再加上政治两极分化,把一切都搞得更糟。
眼下,美国的疫苗政策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共和党主导的州,大手一挥,倾向于放松甚至取消疫苗强制要求;而民主党主导的州呢,干脆直接跟联邦机构“拜拜”,自己动手制定接种指南。
这种联邦权威缺位、各州政策各唱各调的局面,不仅会彻底改变美国未来的疫苗政策走向,更可能给公众对健康的信任,以及整个医疗体系的运作,带来一堆复杂又深远的挑战。
联邦机构:高层震荡,到底谁说了算?
最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苏珊·莫纳雷斯,刚上任没多久就被白宫给“炒”了。这事儿一出,大家伙儿心里都犯嘀咕:联邦政府的决定,到底还科不科学啊?
莫纳雷斯和她的律师可不干了,直指白宫的解雇是“不科学、瞎胡闹”。他们说,莫纳雷斯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才不是为了什么政治算计呢!这下,联邦机构内部的矛盾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莫纳雷斯主任刚下台,CDC好几位高级官员也跟着辞职了。他们心里憋着火,担心疫苗的假消息满天飞,担心科学被攻击,更担心公共卫生被当成“武器”来使。这哪是辞职,分明是机构内部士气大受打击,矛盾深重啊。
现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RFKJr.),对政府的疫苗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真是赚足了眼球。今年五月,他撤销了联邦对孕妇和健康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这信号可太明显了。
到了八月初,小肯尼迪又大手一挥,削减了五亿美元的mRNA疫苗合同,联邦对疫苗的投入方向,明显是变了天。更让人震惊的是,六月份,他居然解散了CDC那个由十七人组成的独立疫苗咨询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现在被一群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甚至公开批评新冠疫苗的人取代了。这下好了,新委员会的决定,谁还敢信它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几位前CDC主任都忍不住发文痛批小肯尼迪,说他简直是在拿美国民众的健康开玩笑。
小肯尼迪倒是不慌不忙地为自己辩护,反过来指责CDC几十年来挥霍公众信任,把机构的信任危机全都推给了前任。白宫发言人也曾表示,莫纳雷斯主任的理念,跟“让美国重获健康”的议程不符,言外之意,就是政治上不对付。
不仅如此,白宫还打算把CDC的预算削减近三十六亿美元,目标是到2026年只剩下四十亿美元左右。这简直是要把CDC“瘦身”到皮包骨啊。小肯尼迪之前甚至计划裁掉约2400名CDC员工,虽然后来有七百人被重新聘用,但大量人才流失,已成定局。
一位离职的CDC高级官员忧心忡忡地指出,现行的疫苗接种建议,简直是把年轻人和孕妇往火坑里推。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小肯尼迪预告九月份将就疫苗与自闭症的关联发布“重要公告”,这可跟莫纳雷斯之前在听证会上说的“没发现关联”完全是两码事。
HHS甚至公开批评民主党执政州的疫情政策“削弱了美国人民对公共卫生机构的信任”,这不就是明摆着联邦和地方在政治上杠上了吗?不过,HHS在声明里还是硬着头皮为CDC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辩护,说它依然是个“科学机构”,努力想维持点专业形象。
地方各自为政,美国要散伙?
联邦政府这边乱成一锅粥,民主党主导的州可坐不住了,干脆甩开CDC,自己撸起袖子干!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直接宣布要组建公共卫生联盟,自己来发布独立、靠谱的疫苗安全信息。
这个联盟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明确警告说,如果CDC变成一个“越来越兜售意识形态而不是科学的政治工具”,那后果可就严重了,呼吁联邦机构赶紧回归科学正轨。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卫生部更是直接下令药店“消除潜在障碍,确保民众能够获得新冠疫苗”,积极保障疫苗能让大家打得上。
美国儿科学会也破天荒地来了个大动作,发布了跟联邦政府指南完全不一样的疫苗接种建议,这可是三十年来头一遭。这种专业组织独立发声,摆明了就是要优先保护儿童健康,填补联邦指导的空白,也显示出在联邦真空下,专业团体不得不自己扛起大旗。
另一边,共和党掌权的州则玩起了“反向操作”,大刀阔斧地取消各种疫苗强制令。佛罗里达州卫生局局长直接宣布,全州范围内,包括公立学校在内,所有疫苗强制要求都给我取消!这摆明了是要强调个人自由和州权。
德克萨斯州立法机构更是雄心勃勃,已经提出了几十项反对强制接种疫苗的法案,看来是要从立法层面,把这股“反强制”的趋势彻底推到底。好家伙,这哪是政策分歧,简直是要把美国撕裂成好几块啊!
HHS对民主党执政州的疫情政策提出批评,认为其“削弱了美国人民对公共卫生机构的信任”,这进一步凸显了联邦机构与民主党州之间的对立和政治化倾向。这种政策分歧,可不只是疫苗接种那么简单,更是对公共卫生机构信任的根本看法都出了问题。
疫苗信任,说崩就崩了?
美国在疫苗接种方面,分歧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把全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共识彻底瓦解。这背后深层的原因,其实就是公众信任的彻底崩盘。新冠疫情一来,新冠疫苗横空出世,可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假消息也跟着满天飞,搞得大家对疫苗是又爱又怕,信任感直接跌停,把几十年来建立的疫苗信任,撕开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
那些本来早就被科学家们批驳得体无完肤的“疫苗有害论”,现在居然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甚至连高层政客都跟着起哄,你说气不气人?什么“疫苗导致自闭症”啦,“mRNA疫苗改变DNA”啦,这些说法正在显著地侵蚀着公众对疫苗的信任,简直是釜底抽薪。
几十年来,联邦政府一直和传染病专家们紧密合作,制定疫苗指南,各州和医疗机构也都老老实实地跟着这些指南走,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公共卫生框架。可现在呢,这种“跟着走”的依赖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mRNA疫苗这东西,听着挺高大上,既革命性又难以理解,普通人哪懂那么多复杂的科学原理?这种新奇感,再加上疫情带来的普遍失落感,共同使得新冠疫苗成了社会分歧的焦点和“替罪羊”,大家把对其他深层问题的不满,一股脑儿都甩给了它。
小肯尼迪曾批评“给幼儿戴布口罩、任意保持6英尺距离、给健康儿童注射加强针、长期停课、重创经济的封锁措施以及压制低成本疗法”等政策是“非理性”的,这摆明了是对过往防疫措施的强烈不满。封锁和停课无疑带来了经济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这无疑加剧了公众对政府干预的质疑。
有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人,传播病毒的速度可能差不多,因为病毒载量都挺高,这下好了,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又成了大家茶余饭后争论的焦点。尽管如此,疫苗在减少住院人数和重症新冠病例方面确实有效,这重要性不容忽视,可这些积极作用,却被日益增长的怀疑声浪给淹没了。
如果联邦政府没有明确规定,各州可能会开始自己搞一套公共卫生命令,到时候全国的政策碎片化,那可真是乱成一锅粥。联邦政府没了主心骨,保险公司在确定赔付标准方面也抓瞎了,这可能直接影响到老百姓能不能打上疫苗。
根据《平价医疗法案》和《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ACIP推荐的疫苗通常是免费的,可政策一变,这项福利还能不能保住,谁也说不准。健康保险行业组织AHIP表示,他们会根据科学、医学证据和客户需求来决定覆盖范围,这为未来又增添了无数不确定性。
最让人心惊的是,麻疹病例居然创下了美国30年来的新高!这简直就是公共卫生系统发出的红色警报啊,说明了我们的系统有多脆弱。公共卫生被持续“武器化”,搞得一些官员根本干不下去,只能选择离开,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机构的专业能力。
笔者以为
联邦公共卫生机构内部乱成一团,各州疫苗政策各唱各调,再加上公众信任彻底崩塌,这三座大山压下来,共同构成了美国公共卫生领域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在缺乏全国性共识和统一科学领导的情况下,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将面临持续的挑战和无数的不确定性。科学与政治这场没完没了的博弈,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健康福祉,并最终彻底重塑美国的公共卫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