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产输血到自谋生路,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行业转型的序幕
想象一下,拎着和牛汉堡的路边小摊,摊主居然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长沙6元鸭掌、郑州38元小龙虾、天津75元汉堡套餐,这些价格亲民到让人怀疑:难道五星级酒店真的撑不下去了?
其实真相更魔幻。中国不少五星级酒店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地产项目的“门面担当”。开发商盖住宅、写字楼时,配套建个豪华酒店,用来提升区域档次和房价。酒店亏点钱不打紧,父母(地产)总会兜底。
但如今地产行业寒风阵阵,父母自身难保,孩子只能“下凡”摆摊补贴家用。然而,这种“地摊经济”并非灵丹妙药。酒店的资产方和运营方目标天然不一致:运营方只要营收多就能多拿提成,卖包子也乐意;但资产方更看利润,餐饮毛利低,实在难解渴。
更深层的问题是,老牌五星级酒店在体验和性价比上,已被华住、亚朵等本土品牌远远甩开。摆摊,只是行业在断奶期的无奈尝试。
所以,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地产驱动的黄金时代落幕。五星级酒店必须重新定义自己,靠真正的服务和体验赢回客人。地摊不过是转型的开场白,好戏才刚刚开始。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