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法国局势动荡,欧洲小国们难以承受重压

点击次数:111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07 08:16:27
凭什么一件普普通通的黄色反光马甲,就能让整个法国乱成一锅粥?这地儿的人,火气是不是也太大了点?你还别说,这事儿真不是空穴来风,那件黄马甲,就像个开关,一下子就把法国社会积攒多年的怨气全给打开了。 这事儿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马克龙政府为了

凭什么一件普普通通的黄色反光马甲,就能让整个法国乱成一锅粥?这地儿的人,火气是不是也太大了点?你还别说,这事儿真不是空穴来风,那件黄马甲,就像个开关,一下子就把法国社会积攒多年的怨气全给打开了。

这事儿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马克龙政府为了搞环保,说要涨燃油税。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那些每天得开车上下班的工薪族第一个不干了。你想啊,工资不见涨,油价倒先上去了,这日子还怎么过?于是,他们就穿上了车里必备的黄马甲,跑到街上堵路抗议。本来以为就是闹一闹,没想到这火一下子就烧遍了全国,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到各个小城镇,到处都是黄马甲的身影。

他们砸商店、烧汽车,跟警察对着干,那场面,简直比电影还刺激。凯旋门都被涂鸦得乱七八糟,这可是法国的脸面啊。政府一开始还挺硬气,后来一看这架势,也怂了,赶紧宣布取消涨税计划,还发了一堆补贴安抚人心。这下可好,法国人算是看明白了,只要闹得够大,政府就得让步。这就像给孩子尝了甜头,以后再想管就难了。

你以为只有工薪族这么“暴力”?那你就小瞧法国人了。就在前不久,法国的农民也坐不住了。他们开着成百上千辆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就把通往巴黎的高速公路给堵了个水泄不通。为啥?还不是因为欧盟那些“高大上”的环保政策。规定这不让用,那不让用,还要他们跟乌克兰那些几乎零成本的进口粮食竞争,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这些农民老哥可不跟你讲道理,直接把从国外进口的水果蔬菜、还有成吨的粪便,哗啦一下全倒在了政府大楼门口。那味道,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告诉城里的那些当官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再这么搞下去,大家都没饭吃了!你看,不管是穿黄马甲的,还是开拖拉机的,他们的愤怒其实都一样,都是感觉自己被这个时代抛弃了,自己的饭碗被别人动了。

说到饭碗,就不能不提马克龙那个让人头疼的养老金改革。这事儿在2023年闹得最大。政府说财政扛不住了,要把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4岁。就这么两年,法国人瞬间炸了。全国性的罢工、游行示威,一波接一波。工会组织了几百万人上街,巴黎的街头巷尾堆满了没人收的垃圾,整个国家几乎陷入停摆。

法国人为什么反应这么大?这得算笔账。法国的公共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在欧洲那是数一数二的高。说白了,就是政府花钱太大手大脚了。钱从哪儿来?还不是税收。高得吓人的税负,让好多企业都把工厂搬到国外去了,留在国内的也是叫苦连天。工作岗位少了,失业的人多了,政府还得发救济金养着他们。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福利越高,干活的人越少,税收压力就越大,经济就越没活力。

有经济学家早就警告过,法国这种高福利模式,在经济好的时候是“稳定器”,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它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总理博尔内当时也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可法国人不管这个,他们觉得“62岁退休”是天赋人权,是前辈们斗争来的果实,一个子儿都不能少。这种观念上的冲突,根本没法调和。

在这些抗议的人群里,有一帮人特别显眼,他们就是巴黎郊区的那些移民后裔青年。你可能会奇怪,养老金改革跟这些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有啥关系?关系不大,但他们却是街上破坏力最强的。砸警车、烧商场、搞“零元购”,什么都干。他们的愤怒,其实跟养老金没多大关系,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绝望。

这事儿得追溯到2005年。那年秋天,巴黎郊区两个北非裔少年为了躲警察,不小心触电死了。这事儿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了整个移民社区的怒火。持续三个星期的骚乱,烧了一万多辆车,法国政府都不得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那场骚乱,把法国社会最丑陋的一面——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社会融入失败,全都暴露了出来。

快二十年过去了,这些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那些郊区,法语里叫“Banlieues”,在很多人眼里几乎就是贫穷、失业和犯罪的代名词。那里的学校经费少得可怜,公共设施几十年不更新,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整天在街上晃荡,看警察的眼神都带着敌意。当他们看到电视里那些西装革履的政客在为两年的退休年龄吵得不可开交时,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把手里的燃烧瓶扔出去。他们的破坏,不是为了某个具体的诉求,而是在向这个将他们遗忘的社会宣战。

法国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但放眼整个欧洲,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在德国,政府说要削减点育儿补贴,立马就有一堆人上街抗议;农民们也开着拖拉机堵路,反对取消柴油补贴。在意大利,政府的债务都快堆成山了,想稍微放缓一下减税的步子,中小企业主就直接把卡车开到了议会门口。

整个欧盟,就像一个矛盾重重的大家庭。德国这样的“家长”,天天念叨着要大家勒紧裤腰带,遵守财政纪律。而像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南欧国家,就觉得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还谈什么纪律,赶紧发钱救急才是正事。大家在会上吵得脸红脖子粗,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连内部都搞不定的联盟,你还指望它在国际上有什么作为?

美国那边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特朗普当年就毫不客气地说,欧盟就是美国的“殖民地”,欧洲人躺着拿福利,全靠美国人养着。这话虽然难听,但也戳到了一些痛处。一个内部纷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的欧洲,在面对中美这样的大国时,腰杆子自然也硬不起来了。

巴黎街头那些燃烧的垃圾桶,烧掉的不仅仅是财物,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曾经的骄傲和体面。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宁愿上街打砸抢,也不愿去找份工作;当政客们除了借钱发福利,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衰落,或许早已是写好的结局。

那熊熊的火光,映出的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危机,更是一个时代的迷茫。